归元陵园
刚开始外包单位接手墓园的殡仪,我作为墓园的工作人员在旁监督和辅助。但俗话说“打铁还要自身硬”,我们墓园最终目标还是要独立向客户提供殡仪服务,于是我开始了殡仪学习之路。学习殡仪,首先要克服的是我自身的问题。倒不是害怕,毕竟在墓园工作了这么长时间。主要是体力,因为葬仪要持续一段时间,期间葬仪师还要接举骨灰盒。任何材质的骨灰盒都很重,葬仪师不仅要捧得动,还要庄重体面地进行一系列流程。我身形娇小,光是适应捧骨灰盒就花了很长时间。
归元陵园
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总体得到有效控制,但反弹风险丝毫不能忽视,统筹做好清明节期间疫情防控和群众祭扫工作,事关社会稳定大局。各地民政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既要毫不放松抓好殡葬领域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又要千方百计满足人民群众清明节祭扫需求。要按照当地疫情防控指挥机构的统一部署,加强对清明节期间疫情形势预判和风险评估,结合疫情风险等级划分调整情况,研究制定清明节祭扫工作方案,明确是否开放、如何开放现场祭扫服务等具体举措,并向社会公布。提供现场祭扫服务的地区,要采取预约、错峰、限流等措施,尽可能降低祭扫人流密度,减少祭扫现场人员聚集,并严格落实祭扫场所清洁消毒、祭扫人员体温检测、口罩佩戴、员工健康监测等防护防控措施。暂停现场祭扫服务的地区,要积极创新服务模式,提供网络祭扫、代客祭扫、云祭扫等便民、智能服务。各殡葬服务机构要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特别是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遇到的困难问题,保留电话预约、线下服务等传统模式,设立绿色便捷通道,保障特殊群体祭扫需求。对农村公益性墓地及历史埋葬点,要压实乡镇(街道)及村(社区)责任,安排专人负责清明节期间祭扫活动的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二、倡导文明低碳祭扫方式
归元陵园
能得到逝者家属的认可和感谢,也是李平工作中最自豪的事情。有次他去一位离世的老奶奶家中进行清洁、更衣、化妆服务,子女全程在旁边守着,哭得很厉害。第二天一早他又被安排去做引导服务,家属一看到他显得很激动:「哎你不是昨天过来给我母亲化妆的那个人嘛?」得到肯定答复后,家属连连道谢,并向周围的亲戚朋友反复介绍,说化得很不错。
在我们对于逝者安葬还有比较重视和讲究的,老百姓对于传统民俗也是比较重视的,逝者下葬也是有一些流程需要注意的,今天就来说说在逝者下葬的过程中的大体流程,简单地和大家介绍一下安葬仪式的流程。接灵,也就是从殡仪馆或是火葬场将逝者骨灰接到埋葬墓地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给骨灰打黑伞表示对逝者的尊重。清穴,将墓穴内清理干净,就相当于清理逝者的宅子。暖穴,就是在墓穴内铺好锡纸然后烧纸钱。净穴,然后放福荫土,放置随葬品,安放逝者骨灰,最后封穴,亲属祭拜。流程需要注意放置物品的先后顺序,有些物品是放置在骨灰盒下面的,有些是旁边的,有些则是铺在上面的,并且要做好骨灰的防潮处理。亲友最后站立与逝者做告别,大体的流程就是这些。有些亲属为了让安葬仪式更加的隆重,会找礼兵、司仪主持来送别亲人。一般老百姓对于这些流程也不太清楚,可以找明月网殡葬一条龙,亲人离世后就可以直接上门服务,灵堂置、火化用车直到墓地安葬都可以指导和操作完成的,亲属们完全不用操心,并且流程都是安葬传统民俗来不会出现对逝者不敬的事情。
旧时中原一带由于寒食禁火的影响,纸钱不焚烧,而是挂在墓地的小树上、竹竿上,或用石块、坷垃压在坟墓边。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这样,凡是祭扫过的坟墓就有纸幡飘飘,构成清明前后的特有景观。没有纸钱者,一般就是缺少后嗣的孤坟了。后来,一般不再讲究禁火,就把纸钱烧掉。所供奉祭品主要是食品,品种各地不同,都是当地人认为的并且按祭祀者的经济能力能拿得出来的美味佳肴,或合于时令的特色食品。扫墓祭祖习俗在先秦以前就有了,由于先秦时期南北风俗各异,风俗尚未融合,有些地方扫墓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先秦时中原扫墓主要在寒食节。到唐宋后清明扫墓才开始在全国范围盛行,并相传至今。清明节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上古四时祭仪中春季祭祀宗庙的大礼称为春礿(后为春祠)之礼。[4]清明节祭祖,酒是一定少不了的。按照习俗,一般在清明节上午出发扫墓,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插柳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专家介绍说,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清明与柳清明与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