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元陵园
福建福州清明,东郊踏青之游人甚盛,大多拾野菜煮臛,称为“煮菜臛”。惠安人扫墓时放纸鸢,吹麦箫。泉州清明吃“润饼”、制“脚目粿”,这是一种球状的点心。据说清明节吃了脚目粿,可以增加脚力。十岁以下的小孩子也在清明节糊彩色的小旗为戏。漳州人多在三月三日(俗称三日节)上坟,泉州人则在清明节扫墓。关于这个日子的歧异,有一种说法是:漳、泉人常因清明节买菜引发纠纷,彼此械斗。所以由官府出面调停后,规定漳州人在三日节、泉州人在清明节扫墓。[32]
归元陵园
(七)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完善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粮、棉、油、糖、肉等供给安全。“十四五”时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稳定种粮农民补贴,让种粮有合理收益。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鼓励发展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饲料,稳定大豆生产,多措并举发展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健全产粮大县支持政策体系。扩大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范围,支持有条件的省份降低产粮大县三大粮食作物农业保险保费县级补贴比例。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保护生猪基础产能,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积极发展牛羊产业,继续实施奶业振兴行动,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推进渔港建设和管理改革。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发展。优化农产品贸易布局,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支持企业融入全球农产品供应链。保持打击重点农产品走私高压态势。加强口岸检疫和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开展粮食节约行动,减少生产、流通、加工、存储、消费环节粮食损耗浪费。
归元陵园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自信归结起来还是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因此,新时代民族地区殡葬改革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完善民族地区殡葬文化服务设施,加强土地保护利用和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来丰富民族地区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少数民族的生命意识,从而真正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只有这样,文化振兴才会有更多发展空间,乡土文化的整体复苏才会有更多希望,人民信仰回归的进程才会不断加速向前。
从经济角度看殡葬改革目前,民族地区殡葬改革关注点主要集中在陈规陋习和殡葬致贫等社会问题。殊不知,殡葬改革也是农村经济问题。少数民族地区一般都处于交通相对闭塞的地区,而当地的殡仪馆一般处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县、市城区。一方面村落居民长途跋涉奔赴城市殡仪馆,各项成本也挺高。另一方面逝者的文化圈局限周边村落,不便于亲友参与吊唁仪式,客观上不利于村民之间的情感交流。可以看出,合理保护多元化传统殡葬,有利于民族地区乡邻关系的和谐,也有利于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事实上,民族地区民众内部承担殡葬服务是利多于弊的。首先,从乡村振兴角度出发,殡葬仪式涉及方方面面,需要乡里乡亲参与,促进了情感交流,提供了有效的就业岗位。其次,从文化遗产角度,多元化殡葬仪式可以成为当地文化的特殊表达,也可以充分展现民族的文化魅力。此外,多元化殡葬仪式客观上推动了当地殡葬产业链的发展,纸钱、传统蜡烛、剪纸、书法、记账和仪式主持以及餐饮等行业的繁荣发展,根植于本土文化的产业体系,比起输血式的外来产业更具有生命力。最后,从经济补贴角度,政府不应该是单纯补贴火葬仪式,对于符合简朴殡葬和符合乡风体系的土葬仪式应给予适当补贴,体现执政机构的人文素养和乡土情怀。
民族地区传统殡葬习俗已延续近千年,是人们耳濡目染的常见的文化常态。各地殡葬改革中力图全面打破这种常态,这个问题值得深思。文化变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文化是有惯性的,文化传统沿袭自然有其合理的一面。当前,民族地区殡葬改革建议多征求民族学家的意见,多考虑文化传统理性的现实作用。进入21世纪后,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确实存在一定人地矛盾的问题。民族地区民众思维观念也有了很大变化,从理论上来讲,大面积推行火葬有其存在的现实逻辑。不过,目前大部分民族地区居民的乡土情结还很重,强烈的传统农耕文化浸染以至于对落叶归根的传统可能短时间无法摒弃。